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哈尔滨自贸片区瞄准“首创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哈尔滨自贸片区瞄准“首创性”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哈尔滨片区围绕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打破空间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境外企业、异地投资者办理企业登记便利度,组织推出了企业跨域登记创新案例,主要做法是,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对企业登记流程、环节进行优化再造,将原来填报事项改为勾选项,使登记环节更加精简便利。”7月14日,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专题发布。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管理局局长任海龙就哈尔滨片区发展建设和创新实践案例相关情况作相关介绍。

  在黑龙江省自贸办协调指导下,哈尔滨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聚焦营商环境改善,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法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金融开放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形成了32项改革创新案例。

  推出企业“跨域”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片区发布的“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系统”,开发了网上视频服务、辅助填表、人脸识别等一系列“不见面”审批功能;建立了经营范围和住所(经营场所)标准数据库,申请人通过在线自动比对审核,实现“秒批”;充分发挥境外招商代表处和深圳政务服务合作机构的功能,通过指标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外资、外地企业“离岸”“异地”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

  构建大数据与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哈尔滨片区依托片区内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研究制定涵盖人员管理、扬尘噪声监测、全景图像视频等多项“智能化应用”的《哈尔滨新区“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依靠物联网设备,数据通过现场现场终端设备无线上传到云平台服务器供管理人员调用数据,以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依托“共享即惩戒”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哈尔滨片区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在“信用中国(黑龙江)”开辟“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模块,向社会公开哈尔滨片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并将信用承诺信息交换共享至哈尔滨片区审批监督执法一体化平台,实现信用数据部门共享,为实施信用监管提供依据。监管部门适时对被审批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核查,并及时推送相关信息至行政审批部门,行政审批部门依法做出行政审批决定。该项机制全面实现了政府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全程服务”转变。

  开展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业务。片区依托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与企业在实际办理业务中的痛点与需求,允许片区内的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NRA账户”。大大降低了“走出去”企业人民币结算汇兑成本,有效扩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针对客户服务中的痛点出台了NRA账户综合服务方案,简化企业需提交材料,减少企业现场办理次数,实现“一站式”结汇及支付,便利客户支付结算,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任海龙说,企业开办便捷度是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面对自贸区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高地的发展功能定位要求,推动企业开办工作制度创新,实现企业开办的跨域办理,也是助推市场主体集聚,提升区域要素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哈尔滨片区围绕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打破空间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境外企业、异地投资者办理企业登记便利度,组织推出了企业跨域登记创新案例,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对企业登记流程、环节进行优化再造,将原来填报事项改为勾选项,使登记环节更加精简便利;建立建立哈尔滨片区企业开办直通车网上专属平台,打造企业登记智慧4.0系统,实现企业设立、发票申领、刻制公章和社保办理等开办事项的一网受理和一网通办,为企业跨域登记办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撑;实现服务前移和在线协同办公,依托莫斯科中俄产业园招商代表处和深圳服务机构,为域外企业提供材料核验和咨询服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有效地破除时间、空间和语言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外地来哈投资的便利度,展示了片区的良好形象。

  任海龙表示,下一步,哈尔滨片区将继续和有关部门一道,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条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生命线,开展更多探索和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瞄准“首创性”探索,及时总结梳理各个领域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创新成果,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自主创新出经验,进一步彰显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