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网格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院士专家畅谈网格化模式
记者获悉,7月18日,“纪念网格化模式全国推广15周年暨新一代网格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办。会议指出,“网格化模式”经过15年的推广,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提升政府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网格化模式在历经了15年发展之后,新的技术的应用,新的需求的增加,网格化模式也亟需新的定位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新一代网格化模式应运而生。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生成”与“构成”的结合,具有多样性,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为了“城市病”的治理而产生的。网格化模式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经由住建部在全国推广,为推进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一代网格化模式的研发和新一代网格化人才的培养将为发挥网格化模式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介绍,网格化模式开辟的新职业——“城市管理网格员”。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持续推动智慧城市不断创新、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致辞,并就《疫情常态化下基于时空位置大数据的公共疫情防控服务体系》发表了学术报告。李德仁表示,基于时空位置大数据的智慧城市服务升级,将有望解决公共疫情防控和公众出行、企业复产、社会运转之间的矛盾,利用网络空间精准的时空大数据分析能取代物理空间的“封城”,让智慧城市更加智慧。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李学伟就《智慧北京核心技术研究》进行了专题发言。他表示,服务北京、服务市民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科技成果,应势而诞生的智慧城市学院,应该是学科、专业领域前沿,要有更大的担当。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是中国大学的使命,更是北京联合大学的使命。他的报告从提升核心能力抓手、智慧北京建设及问题、智慧北京关键技术理论、智慧北京建设框架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建武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推进新一代网格化模式的发展》做了专题发言。高建武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城市发展管理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网格化城市治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网格化城市治理模式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运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推动管理创新,使城市管理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网格化管理模式转变。200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在全国推广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化城市管理呈现逐步提升的发展态势。
为进一步发展网格化城市治理模式,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原局长,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会长王早生建议,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法治化。二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资源整合。三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智能化。四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治理专业化。五是推进网格化管理+人才队伍现代化。
会上,博银网格(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漆志红宣布《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中国劳动学会秘书长赵越宣布“网格员薪酬调研活动”启动。西安融军通用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标准研究院研究员阳建新宣布《市域网格化治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完成。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单峰宣布《市域网格化治理标准试点城市》及《市长论坛》启动。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北京华讯集团创始人戴焕忠宣布《网格中心主任论坛》启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委会秘书长江长桥宣布“网格模式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启动。博银网格(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胡燕妮宣布“优秀网格员评选”启动。北京国研数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双发布《网格化模式新技术应用领先城市》。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社区天地》主编陈贵民共同发布《新一代网格模式示范城市名单》。北京华迅集团创始人戴焕忠为网格化模式初创团队颁发了纪念牌。
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劳动学会、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协办,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博银网格(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上一篇: 天津面向海内外引进紧缺人才
下一篇: 新疆超1万台农机设备使用北斗导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