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神农架国家公园:推行科学保护 强化科学研究 坚持科学利用

神农架国家公园:推行科学保护 强化科学研究 坚持科学利用

  7月21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健雄表示,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的对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国际国内具有珍稀性、代表性,保护生物物种遗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研究自然演替的脆弱性。坚持实行科学保护、科学研究、科学利用。


  神农架国家公园是在神农架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等10个自然保护地基础上组建的。《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于2016年5月获批,11月17日挂牌,是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神农架国家公园总面积由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04平方公里,增加到1170平方公里,占神农架总面积的35.9%,覆盖5个乡镇25个行政村,8047户,20325人。由单一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

  柳健雄表示,神农架国家公园坚持实行科学保护、科学研究、科学利用。

  一是推行科学保护。颁布省级《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实行“一园一法”管理;制定《神农架国家公园产业准入正面和负面清单》,组建自然生态资源综合执法大队,制定职责和权力清单。制定资源保护、生物监测、科研科普、社区共建等80多项制度,共1200余条。建立“管理局—管理处—管护中心”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组建181名专业巡护员、650名农民管护员的资源管护队伍,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和管理。建成神农架国家公园信息管理中心、景区游客流量预警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红外线摄像等监测手段,形成立体式保护网络,实现生物监测全覆盖。投资6000余万元,修复生态76处,约21万平方米;启动建设野外保护站、疫源疫病防控点、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中心,确保自然资源管理无盲区、无死角。投资900余万元,建成上跨式、下涵式、缓坡式3种类型25处野生动物生态廊道,金丝猴穿越野生动物生态廊道的监测视频被2019年4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二是强化科学研究。与国内29所高校、12家科研机构开展多领域课题合作研究。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中国林科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研究院”,设立国家林草局神农架金丝猴研究中心。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5项。完成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发现植物新种5个。开展跨区域金丝猴专项调查,发现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从8个增至10个,总量从1280只增至1471只,栖息地从25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举办首届“神农架国家公园杯”观鸟赛,发现鸟类新记录种10种。建立神农架资源数字化平台。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国家专利4项,3项成果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成果获三等奖。

  三是坚持科学利用。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自然保护和利用新模式,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神农架国家公园是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文化体验区、国民自然教育课堂、科研科普研学基地,采用定量、定线、定点、定时开放,为公众感知、宣传、保护国家公园提供公益平台,为3.5万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供创业机会、就业岗位,为后精准扶贫时代创造新型业态。

  四是创新社区建设。探索社区共建共享机制,用国家公园标识制作社区、农户门牌号码,将公园文化融入社区、融入家庭,增强民众保护意识。因严格保护给居民带来生产生活限制,野生动物种群繁衍数量增多,时有野生动物毁坏农作物,使居民利益受损,为纾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投入资金3040.51万元,建立生态公益性岗位、薪材替代以电代燃、兽灾商业保险、候鸟迁徙补食补偿、社区产业帮扶、绿色产业项目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帮扶机制、发展机制。

  五是开展国际合作。举办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发表“中国《神农架宣言》”。成立神农架国家公园金丝猴保护基金会,接受首批捐赠400万元。同法国普罗旺斯高地世界地质公园等4家国外地质公园和18家国内地质公园缔结为姊妹公园。

  神农架历时5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智慧,倾注了神农架人民的心血,2019年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成果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

  柳健雄介绍,下一步,神农架国家公园将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科学利用为课题,以社区建设为要务,创新能力建设。一是抓好党的建设,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国家公园的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公园的治理能力;三是抓好团队建设,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技术支撑;四是抓好平台建设,提升国家公园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五是抓好社区建设,营造国家公园和谐保护,融合发展的氛围。高质量完成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建设一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公园。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