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加盟 uncategorize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加盟 > 校地合作 促进襄阳高新区产业升级

校地合作 促进襄阳高新区产业升级

  昔日,全区无一家高校分支机构;如今,襄阳高新区已陆续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多家湖北省内外高校签订进区协议,建立产业研究院、研究生院、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平台和机构……

  这得益于襄阳高新区近3年来采取“政府引进共建、企业合作共赢”模式,吸引高校在辖区落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园区科技创新。

  高校对园区科技创新水平的促进,改变了以往仅与某家企业合作带动单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局面,已转变为深度与园区合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带动襄阳高新区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强化第一动力 注重科技资源配置

  随着襄阳高新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助力全区发展的“两翼”之一。

  为提高全区科技创新水平,襄阳高新区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栽好“梧桐树”,先后建成了创业中心、汉江创新创业产业园、襄阳科技城等国家级孵化器,总孵化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以孵化载体为平台,招才引智,为引进高校院所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襄阳高新区已与4家高校合作建设平台机构。北航襄阳通航产业基地、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落户于襄阳科技城,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专硕改革示范区(襄阳)落户于汉江创新创业产业园。

  襄阳自贸片区在襄阳高新区挂牌后,襄阳高新区围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招商;实行“全民招商”模式,整合招商力量,建立主导产业发展和精准招商联动工作机制。未来,襄阳高新区将依托湖北省内高校众多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高校机构落地。

  加大政策倾斜 建立“一事一议”制度

  对引进的高校,襄阳市政府牵头,襄阳高新区管委会具体做好联系、服务管理、建设等工作。每一个引进的高校机构均通过“一事一议”提供优良合适的优惠政策,为高校顺利落户襄阳高新区提供保障。

  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和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被确定为市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市区两级财政均为研究院运行拨付经费。为满足研究院运行需要,襄阳高新区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为研究院提供场地支持,对研究院的场地租金、物业费和土地使用费等费用在一定年限或永久予以免除。

  项目落地后,襄阳高新区专门管理单位负责对接服务。比如,襄阳高新区招商部门负责对接联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科技城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接联系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项目由资产管理方装修。待装修完工交付运营,襄阳科技城管理办公室进行后续跟踪服务及兑现落实政策等工作。

  集聚创新资源 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

  据悉,襄阳航空研究院将建成华中地区技术领先的航空航天产业人才培养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目前,有10多教授和33名研究生在此进行相关工作。依托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落地的装备隐身、大型无人直升机、机柜新型高效冷却项目,这里成立了湖北宽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星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襄阳光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襄阳航空研究院获批成为全区首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深化航空装备产教融合,服务国家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迫切需求,推动湖北省航空装备产业集聚升级。

  2020年,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网上调研、梳理企业信息及技术需求超过500家,挖掘获取企业技术需求32项,促进学校教授团队与13家企业签约;成功举办云端科技成果对接会2场,云端签约6家。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完成了武汉理工大学专硕改革示范区(襄阳)整体设计,走访企业梳理的技术需求超过100项;与泽东化工、航宇精工等6家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在德普电气、汉江弘源建立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合作企业超过20家。

  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运用后湖北工业大学将整合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在襄阳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湖北工业大学襄阳研究生院;重点在电气化与信息科学、工业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共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

  未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将立足襄阳高新区主导特色(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汽车工程师培养。依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电子、机械和管理等优势学科,建立“高校—园区(政府)—企业”人才培养新机制。与襄阳市内优势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

  高校的引进,为襄阳高新区带来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对襄阳高新区培育创新主体、开展特色产业的重大科技攻关、培养高技术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未来,襄阳高新区将深化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