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首先是“稳就业”“保就业”。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拉萨市人社局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硬招、实招、新招”频出,以就业之稳确保了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
两项指标
领跑全国38个主要城市
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7.3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较去年同比增长26.9%;转移就业实现收入6.76亿元,完成自治区全年目标任务的112.7%、拉萨市全年目标任务的93.9%,较去年同比增长54.9%;全市未发生规模性失业现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以上数据,诠释着就业稳的良好态势,彰显稳就业托起的民生幸福梦,2020年6月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拉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两项指标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评比中继续排名第一。
硬核举措
助高校毕业生前程似锦
“周四正式上班!”7月21日,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涛对参加面试的扎西说。
扎西是拉萨师专2017级美术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7月15日,他参加我市2020年高校毕业生系列专场招聘会时,向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递了简历,应聘唐卡绘画岗位。刘建涛告诉扎西,他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最初月薪是3500元,以后看个人水平再逐步提高待遇。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拉萨市已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6467个,累计兑现4批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3755万元、1973人次(955人),为8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者达480人,带动就业2549人。
靶向发力
促农牧民增收昂首阔步
拉萨市蔡公堂街道恩惠苑社区异扶贫地搬迁群众占堆,有建筑工地就业意愿却不具备相关技能,但他却在我市城投12号工地成功就业。(下转第四版)
原来,他受益于我市的以工代训补贴政策,经人社部门集中输送到项目工地上班,在免费学技能的同时,还可以领取工资。西藏鲲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缪春香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已接收100余名和占堆类似的农牧民群众到工地务工,他们的日工资标准为人均180元——200元,且包食宿。”
今年以来,拉萨市人社局,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成为保障全市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我市将农牧民转移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专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充实各县(区)服务力量。实行农牧民转移就业周报告、半月通报(排名)、月调度、常态化督导制度,为持续高位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拉萨市将技能培训、就业对接等各项就业服务重点向农牧民倾斜的同时,还量身打造“四大平台”助推农牧民转移就业。一是依托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搭建建筑领域转移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开复工项目666个,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2.22万人,累计实现收入1.67亿元。二是依托劳务输出组织,搭建组织化转移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各类劳务输出组织340个,有组织劳务输出、劳务派遣3万人。三是依托转移就业基地,搭建就近就便转移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批49家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认定挂牌和第二批88家基地公示工作。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持续吸纳农牧民就近就便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四是依托区外沟通渠道,搭建区外转移就业平台。截至目前,拉萨市已有688名农牧民实现跨省转移就业。
优化服务
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以来,拉萨市人社局以扩大就业服务覆盖面、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为核心,大力推行“二进、三送”服务(进企业、进工程项目点,送岗到人、送人到岗、送培到点),推动就业服务再上新台阶,市场就业道路越走越宽。
市、县就业工作人员积极走出办公室,深入各类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工程项目点开发就业岗位,累计对接用工单位540家,开发岗位22889个。人社部门积极充当职介红娘,通过包车服务,将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直接送到企业、厂房、项目点,组织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直接到乡村、易地搬迁点开展巡回招聘,并现场协助对接,截至目前,已对接成功7176人。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大力推行线上招聘、直播招聘、企业专场招聘等小型化、个型化的招聘模式,实现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断档、线上对接不停歇”。今年以来,我市累计举办市、县招聘会28场(其中线上11场,线下17场),组织企业450余家,提供岗位145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543人,成功就业2067人。
上一篇: 如何确定您的初创公司的早期采用者
下一篇: 创客中国”重庆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