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保山变“宝山”
“目前基地种植芒果品种以‘台农’为主,该品种抗风抗病力强,着果率高,耐储存。亩产量为1000公斤左右,平均价格6元/公斤。芒果树下套种的魔芋是我们公司新的林下经济产业,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林下种植有利于创造魔芋的生长环境,同样魔芋的生长有利于保持水土、抑制杂草,其2018年引进种植东南亚‘珠芽黄魔芋’3800亩,预计今年11月份投产,亩产量达4—5吨。”在春风源芒果基地,云南春风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玉仙介绍。
日前,由人民日报人民文旅举办的“2020美丽乡村行”活动首站在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镇举办。本站活动主题为“产业扶贫·保山变‘宝山’”。来自全国的三农、文旅专家、企业家齐聚保山潞江坝,聚焦乡村振兴,共话美丽乡村建设。
芒果间套种魔芋
乡村要实现“强、美、富”,首先要从产业入手。
“我们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家保山本土民营企业,自2014年落户以来,依托潞江坝得天独厚的干热河谷气候资源优势,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芒果5600亩,同时结合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套种魔芋3800亩。”孙玉仙说。
围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该公司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了一条由传统作物向热带经济作物转型的产业发展之路,推动实现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实现带动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多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基地务工,同时带动周边农业产业从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型,发展芒果种植产业规模15000多亩,形成了万亩芒果产业集聚区。
“我们还引进了魔芋精粉加工生产线,日加工能力10吨,每年精粉产量大概是1800吨,每吨市场价8—11万元,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孙玉仙说。
围绕绿色农业理念,通过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该公司投资3000余万建立了高效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系统,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传统灌溉的短板,实现科学施肥灌溉全覆盖。
“在施肥方面,我们从云天化购买氮肥磷肥和钾肥,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配比。套种我们也在不断进行的尝试,为了增加每亩地的收益,前几年,我们还曾芒果树之间尝试种过各种中药材,虽然并不成功。”孙玉仙说。
保山市副市长张云怡表示,近年来,保山市坚持向“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全力推进“一县一业”创建及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为了集中打造优势品牌,保山市创造了区域公用品牌‘一座保山’,目前已深度挖掘培植出30大类共计300余个农特产品单品,确定了石斛、茶叶、核桃、咖啡四大‘拳头’产品。长远来看,保山市提出了三个‘百亿’目标,即到2035年末,咖啡、果蔬、旅游产值分别达100亿元以上,经济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张云怡说。
种一杯好咖啡
为了“种一杯好咖啡”,2018年7月,山顶一号庄园有限公司在潞江镇注册成立。
山顶一号庄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大勇介绍,依托石梯寨400年来自然形成的格局与风貌,保山山顶一号庄园有限公司对村内的65处院落进行了统一规划。对结构品质较为完好12院进行重点保护;对破损的20院进行按原规制、风貌修缮或重建;剩余院落或坍塌或仅存宅基地,将根据庄园的需要按原规制、风貌重建或不予恢复。
依据通过的规划方案,庄园用11处位于寨子中心的院落结合当年的粮仓遗址建设公共区域,包扩艺术馆、咖啡实验室、人文地理馆(茶马古道、高黎贡山、史迪威公路等专馆)、对外餐厅等,作为一期重心;两套独立院落建设适合少年儿童的自然教育空间;两套院落建设精品咖啡晾晒房;其余院落根据庄园发展逐步修缮为民居体验区。目前,庄园内已经完成所有管理道路的铺设,主要种植区的梯田平整。
“庄园还联合农业部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建立中国的高海拔良种名品咖啡育苗和研究基地,集结近50个Arabica优质品种,挑战原始品种Typica和Bourbon的高海拔种植与研究,量产优质的Arabica单品咖啡。”王大勇说。
自2019年6月份至今,山顶一号庄园已完成150亩梯田的整理和底肥铺垫,景观化种植和种植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建设120平米控温控湿育苗棚一座,可常年更新育苗。不仅满足庄园用苗需求,还可以为潞江坝产区咖农提供适应超高海拔的优质ARABICA咖啡苗。
“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里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超高海拔,回归种植本身,回归品种本身,种植出最优质的咖啡,让中国咖啡重新在世界上获得话语权,当然,这是一个梦想,需要一步一步去实现,我们要从种子、育苗、晾晒开始严格管理,用心‘种’一杯好咖啡,而不是做一杯好咖啡。”王大勇表示。
在振兴乡村过程中,科技的因素极为重要,传统农业正在向智慧农业过渡。
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表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数字乡村则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保山农业使用了一些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但是从整个现代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来看,他们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因为我们知道,农业的生产过程,从节约人力的角度,应运用大量的传感器,采集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反馈到后台,通过大数据,通过建模,再反向指导农业生产,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保证质量,同时还可以用物联网追溯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买,放心食用。”徐珍玉说。
美丽乡村行深耕“三农”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接下来的挑战是乡村振兴。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的三农、文旅专家、企业家对保山农村产业样态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分布于怒江两岸的春风源芒果基地、新寨咖啡博物馆、山顶一号咖啡庄园、江东兴邦火龙果基地和万亩咖啡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实地探访后,“2020美丽乡村行”田野论坛在潞江坝召开。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对保山市乡村振兴、农旅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各抒己见,出谋献策。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三级研究员张照新表示,目前国家正从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过渡,要实现自然过渡,从以“生产供给”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体验”为中心,以“物质需求”为主扩大到“精神、文化”需求。
农业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是主要借力。经济学博士、区域发展战略专家、大滇西环线旅游规划的总负责人葛羿提出,文旅发展是云南建立脱皮致富长效机制的核心策略,通过大滇西旅游,可以有效地带动保山就业和联动三农发展。
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副总裁余快表示,秉承着责任和担当人民文旅深耕“三农”,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持续追踪和传播。今年,人民文旅携手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共同启动“美丽乡村行”线下活动,希望用近距离的体验见证乡村的蜕变,以更立体的手段展现保山乡村之美、中国乡村之美。
本次“2020美丽乡村行”田野论坛由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共同主办,保山市永昌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承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2020美丽乡村行”系列活动还将在安徽、山东等地举办。
上一篇: 增强公司声誉的四种简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