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化养殖+企业平台+农户基地这个小镇龙虾产业提质有秘诀
TIME:2021-05-09
“节前启幕的2021年第四届石淙花海龙虾节,每天吸引上万名市民游客尝鲜。”五一小长假期间,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当地智能化养殖的小龙虾异常火热。 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不断优化龙虾产业养殖与销售结构,加速产业智能转型升级,全力提高龙虾养殖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平,已建...
-
“我们的生物钟与任务同步”
TIME:2021-05-09
核心阅读 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发射场保障设备运行和观测工作的参试人员,负责测控系统日常运维的“幕后守护者”,保障核心舱轨道及控制工作的团队……中国空间站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步步关键、关联紧密,这背后离不开各个岗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保驾护航。这些奋战在一...
-
为西部科学城赋能助力 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成立
TIME:2021-05-09
5月6日,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法定机构挂牌成立。作为成渝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管理,负责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工作。 “我们将从创新规划理念、加快项目建设、精准产业招引、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发力,推动成...
-
中科宇航完成6亿元融资 持续助力火箭研制
TIME:2021-05-09
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宇航)近日完成了近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过去一年共融资近6亿元,投资方有中信聚信、中科创星、越秀产投、建投华科、中信建投资本、湖南航空航天基金、安信证券投资、五矿高创、合勤资本、国兵晟乾、厦门悠富等,老股东中信聚信、云晖资本、红马资本继续追加了投资。 据介绍...
-
大奖与专利井喷,源于独特育人模式
TIME:2021-05-09
24岁的江文渊一手指着电脑屏幕上的PPT,另一手向记者比划着。 在半个小时里,他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己的最新专利“深孔钻机用钻杆自动化填装系统”,并试图让记者明白,自己正在打造钻机界的“AK47”——简约,不简单;“火力强劲”,性价比高。 江文渊是齐鲁工业大...
-
腾飞背后——西昌航天人助力长二丙火箭升空
TIME:2021-05-09
5月7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当火箭绚丽的尾焰划过漆黑的夜空,西昌航天人仰望苍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与自豪。 在发射场见到林国建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他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处理火箭发射的后续收尾工作。作为火箭吊装指挥员,林国建主要负责火...
-
“洛阳保障”中国空间站建设
TIME:2021-05-08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记者当日从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轴研所)获悉,由该企业自主研制的多款新型特种轴承产品应用在天和核心舱上,为后续推进的空间站在轨组建提供重要保障。 完成空间站在轨组建,是我国建设...
-
对标“三个转变”,实现由大变强 ——河南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TIME:2021-05-08
这两天,郑州中铁装备公司的组装车间依旧一派繁忙景象。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做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 河南是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但“大而不强”问题,一直制约着制造业发展。 要推动“中国制造”向&ld...
-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带来“课堂革命”
TIME:2021-05-08
50% 相关数据显示,应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不仅可以让孩子的重复练习量下降50%,回家作业时间降低32%,课外活动时间提升50%,而且还能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学习兴趣。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最难的不是上课,而是改试卷,成百上千份的作文需要批改,耗时长、工作量大,但今年有所不同。”4月26日,科...
-
科技农业护航 江心“孤岛”变都市田园
TIME:2021-05-08
“插秧有两种方法……”五一当天,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隆平稻香园,一群小学生正在黄埔文化·名未名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农耕生活,学习传统插秧技术。 在他们的身后,千亩连片的杂交水稻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昔日著名黄埔军校,今日美丽水稻公园。”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
-
甘肃:“100+N”创新组合拳赋能乡村振兴
TIME:2021-05-08
“十四五”期间,甘肃省按照“统筹布局、积极培育、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重点围绕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农业机械装备、草产业、牛羊产业等甘肃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培育一批企业创新联合体,构建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
-
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
TIME:2021-05-08
500家 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在大飞机产业、航天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航空智能装备和航空功能服务等方向重点发力。 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苏州;从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到北斗卫星,再到探月工程和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