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食者联盟将校园作为首要落地场景 动态定价售卖零食尾货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那么一两起“更改产品生产日期标签”的新闻登上热搜。此类食品安全事件无疑离不开加强政策监管,但这背后关于“临期食品处理”的大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善食者联盟”是此前报道过的一个以动态定价售卖零食尾货的平台,近日,善食者联盟调整了发展策略,将校园作为首要落地场景,创始人邱喆也和我们分享了对临期食品市场的判断以及合理的解决方案。
灰色的食品尾货市场
先来厘清一个概念:临期食品。保质期是个法律概念,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通常,商品临近保质期了便会在商超下架;一般商品保质期都会有余量,过期不久仍可以食用,但绝不能和正常商品混在一起售卖。
食品流通一般会经过品牌商(或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很容易出现滞销、压货。据邱喆估计,每年约有20%左右的食品需要被处理,通常是打折或作为赠品,也有一些直接销毁。国外有专为贫困人群提供免费食品的“食物银行”,国内其实也有一些售卖临期食品的线上线下渠道。但以上方案大多效率低、利润薄,仍有很多食品通过灰色渠道再次流通,改标签就是一个常见做法。
邱喆认为,传统临期食品流通存在如下痛点:
为了保证不影响正常零售渠道的定价体系,线下临期专卖店通常开设在偏僻之处,客流不足、生意难做,线上渠道也不会做大量市场推广;
临期食品低价、利薄、货源不稳定,消费者对这样的专卖渠道也难有忠诚度。
基于此,善食者联盟设计了动态定价体系:消费者按原价购买商品,获得一定奖励金,商品离保质期越近、获得的奖励金越多;奖励金支持转让和赠送,可以在以后的购买中用以抵扣。邱喆介绍,奖励金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刺激用户停留在平台内;原价购买又不会过多干扰其他渠道。
落地校园场景
而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善食者联盟团队发现,单纯的线上平台很容易遇到增长瓶颈,虽然老客复购不错,但也面临着“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命题:没有足够客流便无法对供应链获得话语权,商品更新不够快便无法获取新客。
邱喆认为,破局的方法是找到一个“集中的流量场景”。以零食尾货来看,需要找到一批消费频次高、对价格敏感、愿意尝试新渠道的客群——校园里的学生便是最好的代表。
而分析校园场景下的竞争对手,邱喆表示,传统的校园O2O解决的是“便利性”问题,也就是省去了同学们下楼前往小超市的时间,但缺少价格优势,学生代理们赚的是跑腿费;善食者联盟采取类似做法,但货源是尾单食品,能用低价的特点吸引到学生。
去年(2018年)11月,善食者联盟正式开始进入学校,推广自己的宿舍零食盒子,目前已经覆盖了北京地区的7所高校,每个学校约有十余名代理。邱喆还特别提到,善食者联盟的“奖励金体系”需要一定用户教育,利用校园代理体系来做推广,由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也会更加高效。
邱喆介绍,不同于服装、日用品尾货,食品尾货涉及到安全问题,必须十分慎重,重点是要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动态定价是在为错配的资源提供可靠的消化渠道,未来,善食者联盟希望将自己定义为一个以“动态定价”为特色的营销工具,还可以帮助品牌做新品推广等。
善食者联盟正寻求天使轮融资,希望由有快消品行业资源的人士通过股权众筹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