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

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

  5 月21日,为期三个月的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来自东北大学的“海洋之心队”取得现场赛“海底巡线竞速赛”一等奖;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赤甲红队”获得现场赛“水下精准操作赛”一等奖。获得线上赛“光学图像目标检测”赛道一等奖的是中山大学 “Maybe Tomorrow”参赛队;获得线上赛“声学图像目标检测”赛道一等奖的是北京理工大学“passi0n”参赛队。大赛有11个国家和区域选手参加,分为“线上赛”与“现场赛”两个专场赛事。

  据介绍,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重要资助方向和战略部署。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是国际上唯一的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竞技高端赛事。真实海域的比赛对参赛选手和裁判的专业能力有很高要求,极具专业性和挑战性:参赛选手需要适应实验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克服真实海域内复杂的海底环境和暗流、风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完成任务。

  此次现场赛主要针对海洋环境监测、海上防险救生等需求,在真实开放的海洋环境条件下对水下机器人作业性能进行评测,参赛的水下机器人涉及机械、电气、信号处理、运动控制、导航算法等学科领域,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产物。

  大赛主要针对水下机器人巡航与智能能力(感知、控制、驱动、通讯)进行考察,并设立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和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单项赛,使竞赛更具实战性、技术挑战性和能力挑战性。比赛现场裁判可通过大屏幕直播间观察机器人过门、航行状态的调整、上浮下潜、障碍物识别等,并通过这些动作来判断机器人的自主性、控制感、集成度等。

  大赛顾问团队由高文、陆建华、郝跃、封锡盛、郭东明、陆军等院士组成。

  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表示,海洋面积占地球的71%,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探索海洋成为未来趋势。而水下机器人是探索海洋的重要装备,在海洋观测、勘探、水下极端环境作业中潜能巨大。水下机器人可以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续航能力,实现大海域、超深海域等地域的海底地貌探测、海水盐度、污染情况等信息采集,实现海洋生态环境勘测的智能化、信息化。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自创办以来,将科研成果同海洋牧场产业和海上防险救生、海洋监测等有机结合,已形成赛事品牌,并成为展示水中机器人研发、制作和应用成果的重要舞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