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产业扶贫 让广西426万人实现增收脱贫

产业扶贫 让广西426万人实现增收脱贫

  “产业扶贫成为产业脱贫攻坚的最主要措施,成功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5月28日,在广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文信连表示,根据建档立卡数据统计,在广西已脱贫的450万人中,有426万人通过产业帮扶,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占脱贫人口的94.67%。

  文信连介绍,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综合保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近年来,广西探索制定了扶贫特色产业认定标准,建立了全区扶贫特色产业目录,出台了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大力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劣到优,构建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2018年10月,广西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的做法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

  2019年,全区发展有县级“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占有发展能力贫困户总数的92.92%,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了96.82%的有发展能力贫困户。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一批扶贫产业已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2019年,广西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6成以上,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木薯、双孢蘑菇、茉莉花茶、柑橘、百香果、火龙果、肉桂、松香、八角等农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在科技支撑方面,广西组建了100个自治区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33个国定贫困县产业扶贫专家服务组、133个产业扶贫培训讲师团,2900余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3.27万人(岗)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五支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区域全覆盖、产业全覆盖、户户有指导”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2016—201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产业技术培训班2.31万期,培训贫困群众118.03万人次,有力提升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技能水平。

  此外,广西坚持产业优先、模式多元,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扎实做好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七篇文章”,全面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从“重数量”向“提质量”、“增收入”向“见效益”、“输血”向“造血”、“见子打子”向“长远谋划”等“六个转变”。2019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新增总收入达16.6亿元,同比增长38.3%;所有行政村当年集体经济新增收入均突破4万元,18.6%的村当年新增收入超过10万元,5.4%的村当年新增收入超过20万元。

  “目前,距打赢脱贫攻坚战仅有7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文信连表示,下一步,广西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重点着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经营主体带贫能力,着力增强农林科技支撑能力,着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