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走出大学校园,上海杨浦的大学科技园做对了什么?
杨浦区是上海高校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较早,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孵化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
上海市13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有7家在杨浦,目前已孵化1万家企业遍布长三角,207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37家上市企业……近日,上海杨浦区区科委亮出该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成绩单。自2000年复旦大学科技园创建以来,杨浦区的大学科技园历经20年发展,打造了“科技地产+孵化服务+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并结合各个大学优势学科主导,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链。
在杨浦区科委副主任马庆看来,杨浦区大学科技园异于其他省市的特色是历经20年发展打造的一支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团队。“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采取市场化竞争机制,团队在科技企业特点、资本运作和政策引导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独有的经验能力。”
从项目早期就加入市场和产业化基因
大学科技园如何解决高校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不应该由政府和学校解决,而应该交给市场,”上海理⼯大学国家科技园总经理荆勇表示,在成果转化方面,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以下简称上海理工科技园)重点解决成果走向市场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从高校实验室研发成果早期就介入,挖掘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并为其加入产业化基因。
为此,上海理工科技园制定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明确三年内 600 万的成果转化专项资助资金,并积极推进“星火燎原”计划,服务科技成果早日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和实现产业化。据悉,规模为2280万元的“星火燎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聚焦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尝试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通过区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借助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的力量,联合有意向的产业部门,寻求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从学术论文原理转化为具有市场运用、交易价值的知识产权。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共同启动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采访对象供图
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走向手术台还需要医生、高校、研究院、产业资本等多方助力。上海理工提出并积极推动建立医工交叉平台,即医学提供诉求,工学来解决问题。
例如手术缝合针项目,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使用方便且安全系数高,但高昂的价格使得许多医院仍选择使用国产缝合针,然而,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成为国产缝合针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问题。接到了这一“需求”难题,上海理工材料学院的教师牵头攻关,仅用了2个月就拿出了国产替代方案——既破解了以往国产缝合针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的难题,又化解了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价格较高的困扰。
瞄准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扬长高校学科优势
“杨浦区产业集群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等高校的主导优势学科高度相关,关联程度达70%-80%,”马庆表示,杨浦区科技园内的产业与各个著名大学优势学科相结合,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涌现出众多优秀企业。近几年杨浦区科技园培育了多家上市企业,实现大学科技园蓬勃发展。
成立于1998年的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电子)2000年在香港科创板上市,2014年转香港主板。该公司是复旦大学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公司,也是国内成立最早、首家上市的股份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现已形成安全与识别、智能电表、非挥发存储器、专用模拟电路、可编程器件FPGA五大成熟的产品线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企业成长中得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全方位支持。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复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园中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园区之一。据复旦科技园总经理王伟介绍,目前园区注册企业1726家,在孵企业116家,在园企业99家,创新公共服务机构13个,累计产生上市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
值得注意的是,复旦科技园校企联合实验室在整合学术前沿和企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重要作用。校企联合实验室是由企业、学校、园区三方共同成立的产学研合作机构,企业出资,学校出智,科技园提供运行管理服务。园区内累计落地1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项目,主要涉及生物医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合同金额共计2.49亿元,有效解决了市场需求与原始创新脱节、物理空间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
此外,杨浦区大学科技园在产业基金管理运营和科技园税收考核机制方面突破了一系列在体制机制瓶颈。针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杨浦区于去年成立了杨浦科技园区联合成长投资基金,由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四个大学科技园及杨浦科创集团、杨浦科创中心、中船科技园联合发起,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
上一篇: 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在杨凌揭牌
下一篇: 图标:时尚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