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勇闯AI无人区 争做城市治理“排头兵”
说到上海徐汇,大家熟悉衡复地区梧桐深处的建筑、名人、故事,也熟悉龙华古寺的悠远钟声与上海交响乐团经典音乐遥相辉映。如今,这个曾经的海派文化发祥地,正在向卓越之区进发。
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
“截至2019年底,徐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1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在7月31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闻发布会上,徐汇区区委书记鲍炳章介绍了该区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徐汇区现代服务业连续10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阿里、腾讯、网易等龙头企业功能落户,疫情期间抢抓在线新经济发展机遇,营收逆势增长4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9家,去年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2亿元,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税收超亿元楼宇44幢,涉外经济税收占比超过40%。
从无到有 勇闯人工智能产业无人区
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坐拥11.4公里岸线的徐汇滨江段,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硕大的橙色塔吊,芦苇荡里的火车轨道,曾经的煤炭传送带、如今的“海上廊桥”……来到上海徐汇西岸,这里依然处处可见当时的工业景观。
与此相辉映的是伫立在西岸黄浦江边的两座极具现代化与科技感的大厦——AI TOWER。
徐汇目前正在打造国际人工智能总部基地,AI TOWER作为上海西岸智慧谷核心项目首次向全球递出新名片。据介绍,这里已经汇集了一位图灵奖得主、六位院士、158位博士、三千名左右员工,形成了垂直AI生态圈,预计楼宇单位面积产值可达一万元。目前,微软、期智、树图等一流研发机构,阿里、华为、网易等行业领军企业,商汤、依图、明略等独角兽企业以及世界人工智能高校联盟、青年AI科学家联盟等国际学术联盟已经进驻AI TOWER。
徐汇区近年来一直努力放飞想象力,勇闯无人区,希望打造能领先有硬核的“单项冠军”。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实践。2017年,徐汇抢占科技风口,服务上海战略,率先在全市提出了打造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地的新地标和核心区的徐汇AI发展愿景。
据悉,目前上海千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中,徐汇占了1/5;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总产出占全市1/3,连续两年保持30%的高位增长;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我们一直与人工智能一起奔跑,我们也有徐汇AI梦。世界很多创新企业最早都是诞生于车库,徐汇AI是诞生于大飞机机库,我们希望徐汇AI能够诞生出像姚期智院士这样的图灵奖领军人才,徐汇人工智能产业也能够像飞机一样跑出‘马赫级’加速度,为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地贡献徐汇智慧和徐汇力量。” 徐汇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方世忠在会上说道。
据悉,徐汇滨江作为产城融合的重点打造对象,除了以AI产业为主导的智慧谷外,还将与传媒港、金融城共同构建西岸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创新金融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
两网融合 技术赋能智慧城市治理
在城市治理方面,徐汇区更是做好了政府自我革命的“排头兵”。
“您的居住证续签工作已完成,请及时取走您的卡片。”
7月末,随着最后一台政务服务自助工作台在华泾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安装到位,标志着徐汇区正式完成了13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重点园区、楼宇、商圈共55台政务服务自助工作台(下称“自助机”)的全覆盖。
如今,线上+线下的相互补充让无人化政务服务的理念得以慢慢实现,徐汇区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表示:“通过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部署自助机,可以说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家门口办事成为可能。”
据统计,自助机从2018年“诞生”至今,徐汇区自助服务办件量超7.5万余件,累计服务人次达191317人次。
目前“一网通办”已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在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上海市在“地方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中名列全球各大城市第九位,其中“一网通办”在报告中被作为经典案例加以介绍。
此外,徐汇区的“一网统管”更彰显了城市智慧治理的魅力。
徐汇区的“一网统管”坚持先行先试,既按照上海市提出的“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同时创新“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徐汇区市民服务中心“一网统管”不仅能高效协助城市管理,如交通疏导、水患排查等,更能通过大数据筛查,聚焦民生,为基层群众送上最精准的帮助。
小张同学是今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因疫情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父母正焦急孩子的工作。“一网统管”精准救助场景把低保家庭应届大学生就业帮扶作为重要应用纳入其中。通过低保数据库,公安人口数据库,并叠加其他相关参数量,进行智能搜索,发现50多名低保家庭应届大学生,并按照“一人一案”服务机制,依托社区就业援助体系,提供“家门口”、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帮助每名困难家庭大学生树立求职信心,顺利就业。
据悉,下阶段徐汇区还将通过精准救助应用场景开发,打造多维困境家庭救助需求分析模型,对困难家庭生活、健康、就业、教育等7个维度22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家庭致困因素,对接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平衡区域社会救助和慈善公益资源,实施个性化的救助关怀措施,让困难家庭能体验到城市的温度。
徐汇“两张网”建设永远在路上,徐汇目前正在思考下一步的建设,希望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相互融合、相互赋能,让城市服务更加有温度,让城市治理更加有智慧。
下一篇: 中科院海洋所发布十项重要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