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最高4亿元补贴,1500万一次性奖励!无锡高新区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最高4亿元补贴,1500万一次性奖励!无锡高新区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无锡很了不起,一个地级市可以和直辖市比拼。”说这话的是无锡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安君,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就一直在无锡从事集成电路,今年是第28个年头。放眼中国的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最齐全的是上海浦东和无锡高新区,从产业规模上看,浦东的产值已过千亿,无锡989亿,位列全国第二。

  自从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喊出“开局就决战、奔跑就冲锋”的口号后,无锡市高新区全员就进入了加速奔跑的状态。仅隔12天,3月2日,在无锡高新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该区出台《无锡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试行)》。官方发布的消息称,该政策意见以期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高新区可谓直击目前该产业的痛点、难点,落实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为该区于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建立一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供应链而来。

  起步早 基础牢 发展稳

  集成电路发展,无锡是起步最早的地区,有独一无二的实力基础。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为了加快发展半导体,国家集中力量,在无锡启动实施国家微电子“908”工程。国内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就诞生于此。

  无锡华晶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建成一条月产1.2万片、6英寸芯片生产线,成为国家微电子工业‘南方基地’和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基地’。

  由于“908”工程的落地实施,与集成电路相关的配套产业,如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配套设备与材料业等几乎全产业链,均在无锡有所布局。2000年,我国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业内称18号文,可受益于华晶集团的人才和产业基础,集成电路行业内很多人开始自主创业,无锡成为首选城市。与此同时,无锡高新区也将产业发展的目标锁定在集成电路。对内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对外,同样将目光锁定与此相关的产业。目前,该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集聚华润微电子、华虹半导体、SK海力士、海辰半导体、海太半导体、华进半导体、芯朋微电子、力芯微电子等诸多知名企业。

  2020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成电路),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外资和内资并驾齐驱,无锡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打造出了先发优势,产业生态环境日趋成熟。

  专业强 服务好 诚信高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众所周知,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带动能力大,其牵引力也很强, 从设计、制造、封装等,上下游产业非常多,比如一个晶圆制造厂的材料有几百种,设备少则几十种,再细分多则上百种,而每个设备的零配件又有好多种,这无疑会带动当地化工、机械等多个传统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因此这几年,它被国内各大城市追捧,然“意外”频发,对比之下,高新区的项目选择来一个成功一个。“政府里有一群领导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这个行业,已经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在某些方面他们甚至比企业还熟悉,项目成或者败,他们基本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黄安君作为秘书长,经常为政府的招商搭建桥梁,对此,他深有感触。

  “相比较其他行政区,新吴区对产业的把握上,无论从招商还是服务,专业水准非常高。”一位无锡市政府的相关领导直言不讳。

  此言不虚。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服务是一种能力,是对政府的一个考验。它不同于传统产业,它牵涉到后面很多配套服务,如各种行政审批、海关通关查验,包括净化厂房的设计、建设,以及水电气、消防、空调等动力配套,都需要非常专业人士,一旦一个环节卡住,项目必然延期受损。经过20多年的摸索,无锡高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早已完善,其链条配套上所需的软硬件配备齐全,这对企业来说少走很多弯路,这无疑是落户发展的首选之地。

  身处一个公认投资规模大、风险高且回报周期长的“烧钱”行业,钱显然也是集成电路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政府务实,言出必行,尤其是国家已出台的和已谈好的优惠扶持等政策。”这是很多企业老板的共识。“如果建造工厂时缺专业人才了,可以轻松从附近同类企业“借”几个过来,也不至于对原企业造成伤筋动骨。”一位企业主开玩笑。

  政策精 方向准 力度狠

  如今,无锡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体量与规模客观要求应该担负更多国家赋予长三角加速推动我国该产业发展的重任与职责,此次量身定制的产业政策(试行)正是为满足产业发展实际提供强力支持。

  该政策(试行)分为4个部分共计10条内容,分别涉及企业房租补贴、项目招引、规模化发展、产业链互动、兼并重组、新产品研发、资质备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扎根及展会补贴等方面,内容覆盖全产业链,除部分保留条款增加支持力度外,新添加了关于企业招引、EDA研发、装备及核心零件企业成长、人才留用等相关条款。

  据介绍,政策(试行)在起草过程中,通过对比全国主要地区相关政策优势,不贪大求全,而注重“精”和“准”。如政策条款中不仅对流片进行支持,更是对IP购买、掩模版制作、公共服务购买、资质备案等全流程进行精细设计,其扶持力度无锡独一份。

  在方向选择上与全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目标相贴合,突出 一个“准”字。如政策(试行)10条中,每条都涉及对设计和装备产业的支持,既兼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全面性,又彰显方向性;产业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支撑,无锡高校资源有限,人才是短板,因此该政策在人才招引方面突显一个“狠”字。如在项目招引和人才支持上的“两个1亿元补贴”以及重大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等项目4亿元的支持力度。

  为解决好“配套”问题,该区还专门拿出1200亩土地规划集成电路装备及材料产业园,以新发集成电路产业园为核心区,先导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和新港集成电路装备园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战略布局,集研发制造、工业服务、商务会展、医疗教育、生活居住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产业社区,以人才支撑、平台支撑、政策支撑、金融支撑、服务支撑五大体系的高质量服务入园企业,预计未来几年项目达产后形成年800亿的产业营收。

  作为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杜小刚目前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建议鼓励地方探索集成电路产业国际供应链。2020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成电路),这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在集成电路国际供应链创新方面,无锡完全有条件先行先试,为其他地方探路,率先打造出一批可推广可借鉴的“无锡经验”和“无锡样本”。

  踏上新征程,无锡市高新区的十四五蓝图已经描绘,集成电路,中国在发力,无锡在行动。

(图片来源:无锡高新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