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平科学知识与普罗大众间的“鸿沟” 要架好科普游戏这座桥梁
从儿时风靡的吃豆豆、俄罗斯方块等单机游戏,到如今AR等新技术加持的虚实交互的新型游戏,不难发现,游戏正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而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形态。而游戏本身作为生活、艺术、科技的有机融合,其产业形态的创新与发展也肩负着科学知识传播等重要使命。

首届中国科普游戏大会在沪举办 吴红梅 摄
4月10日,主题为“科普产业的创新与变革”的中国科普游戏大会在上海科技馆举办,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在会上表示,数字时代的科普游戏,要利用5G等技术,考虑对文化的传播、对科学原理的有效解读等,在这个基础上提升趣味性。
游戏具体如何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大众呢?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通过对《Foldit》这款游戏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了游戏与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据悉,《Foldit》是一款2008年就问世的实验性的蛋白质折叠电子游戏,简单来说,就是让玩家自己设计带有抗病毒效果的蛋白质,而科学家则会进行专业测试与研究,决定之后能否运用到现实当中。之所以这样设计,则是因为蛋白质结构预测需要大量的运算,而通过这种游戏,借助众多用户的人脑天生三维图形匹配能力代替计算机计算方式,帮助获得更好的结果。新冠疫情爆发后,《Foldit》游戏中就加入了新冠病毒的新谜题。
近年来,与《Foldit》类似的科普游戏数量越来越多。《纪念碑谷》为玩家打造出一个幻想、数学与现实交叉的世界,体现了数学、艺术与游戏的结合;《我的世界》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机构展开了防疫科普的专项合作,先后推出了“共同战疫”为主题的一整套玩法、地图、资源,将防疫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推向了青少年群体……
据悉,上海科技馆近年来也在积极调动馆内外资源,持续开展科普游戏的探索和尝试,开发了《拼图寻鸟之旅》《摩擦力精灵》《鼠的生态学功能》《探索鲸奇世界》等近30款科普小游戏应用在展览及教育活动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开启了科普场馆探索推动科普游戏工作的先河。
王小明介绍说,上海聚集了全国10.7%的上市游戏企业,且质量普遍较高,属于国内游戏高地之一。上海除盛大游戏、巨人网络等老牌游戏企业外,三七互娱、游族网络等企业研发实力快速提升,莉莉丝等新兴企业持续打磨自身研发实力,产出代表性自研产品。“但是,数据显示,无论是游戏产业收入还是企业数量,相比于北京与深圳,上海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本次大会还发布了《科普游戏产业发展宣言》。宣言强调,要认同科普游戏的科普和教育目标,平衡科普游戏的科学性及娱乐性,构建博物馆全场景、可互动、深度学的体验空间;要开展科普游戏的系统性研究,突出科普和科学教育核心功能,构建多元融合的科普游戏研发体系,培养高层次的开发者,推动科普游戏规范化发展。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推动科普游戏开发,加大科普游戏传播推广力度”。2018年,游戏产业已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游戏行业成为文化输出的排头兵。当今游戏产业已经拥有足够的规模,急需进一步拓展游戏业务领域,科普游戏无论从内容还是教育意义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也符合我国网络游戏未来主推绿色游戏的发展趋势。“科普游戏前景喜人,是体现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朝阳产业。”王小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