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新兴产业浪潮前沿 “90后”创业者在永不停歇的攀登中找寻光荣与梦想
1998年,张朝阳、马化腾等互联网偶像出现在大众视野。2012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一批具有新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能力的创业者白手起家。到了2021年,数字经济掀起了新一轮热潮,互联网战场依然激战正酣。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从北京、深圳、杭州、上海,到如今青岛市南区邀请的“最铁合伙人”……今年三十而立的张具亮,代表了新一代“90后”的成长轨迹。作为山东泉发的总经理,山东省创新创业导师、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先行者、智慧园区建设专家,年轻既是资本,也是武器。
如果从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的定义来看,“90后”创业者身上具有创新、冒险、坚定、负责任的气质。他们在永不停歇的攀登中找寻光荣与梦想,在理想与现实的激荡中专注于当下。
走在新兴产业浪潮前沿
“我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人。”这是张具亮对自己的评价。
最早在深圳,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个从厨房到餐厅到采购的小型互联网产品,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扫码点餐,产品推出后迅速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开推广。
“其实我们在一些行业和领域都是新规则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比如说扫码点餐,虽然是很小的产品,但它革新了一个行业。扫码点餐实现了部分餐厅的无人化,用一种方式把人和服务进行链接,这就是所谓的场景数字化。”张具亮表示,从传统的点菜,到扫码点餐几乎覆盖全部中高档餐厅,“科技改变生活”正在描摹社会的转变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
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结合
回顾张具亮的创业轨迹不难发现,他始终没有离开互联网和智慧化的半径。
“在充分的了解青岛市场以后,我们认为青岛是一个优质市场。来到青岛以后我们发现,过去30年青岛都在高速地城市化建设。然而,城市的管理和治理不仅需要钢筋水泥,还需要新鲜血液。发展到今天的智慧城市,离不开技术手段的进步,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判断,未来10年最大的机会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这个细分领域。”张具亮表示,“当前,我们落地了一些服务于外地或本地市民的公共服务类业务。并且围绕青岛国际动漫产业园园区,对园区内的初创型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选择青岛的情怀与担当
“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家要么有江湖气息,要么有家国情怀。”张具亮认为,企业家越纯粹,企业走的越远。
“我认为我们是做企业的,做企业和做生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的区别不在于规模、利润,或者是经营形式,而是在于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和担当。”有着典型互联网思维和丰富工作经历的张具亮,之所以选择留在青岛,一方面因为情怀,另一方面看好青岛的未来。
“我们看一个产业的聚集,首先看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的聚集。互联网行业更容易形成产业聚集。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青岛互联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整个市场开拓、业务发展的环境会相对轻松。青岛政府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也非常欢迎,支持力度很大。”张具亮表示,“一个很大的感受是这两年青岛政府对企业态度的变化。过去政府可能倾向于管理者的角色,现在更多的是倾向于服务者定位。”
“从山东来说,无论是营商环境、居住环境还是创业环境,青岛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仅政务服务上门,还把服务延伸到了整个区域内。在金融服务方面,市南区有资本服务市场,对于很多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也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一点,从初创到后期融资,包括打包上市全链条都可以在这个市场内完成。”张具亮认为,“近年来,青岛市和市南区的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青岛市南区招引的企业,政府推出有温度的政务服务,让我们更加愿意留在这个城市,也让市南区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的乐土。”
下一篇: 精益求精不放弃 创业道路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