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创业者性格如何塑造四大科技巨头公司

创业者性格如何塑造四大科技巨头公司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几种创业者性格在硅谷是如何体现的,了解一下每种创业者性格如何塑造四大科技巨头公司的组织结构、发展轨迹和企业文化。

苹果的驱动者

苹果是我们要谈的第一家公司。说到从初创公司中脱颖而出的成功典例,苹果是每个人心中当之无愧的首选。我们暂时不提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Wozniak)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创立苹果之时给整个计算机行业带来多少颠覆性影响,只想想1997年天赋异禀的乔布斯回归并重振苹果,给这家公司带来了什么难以磨灭的印记,我们就会发现,乔布斯的性格塑造了整家公司的命运:他拥有天生的创造力,做决策时依赖直觉,管理风格严苛且粗放。乔布斯是顶级驱动者,他冷酷无情地驱使公司达成他心中“做出极致出色产品”的愿景,只因为他确信世界和用户将需要这类产品,甚至在外界意识到这一点之前,他就已有所领悟。这种敏锐的市场感知力,搭配想要做出与市场契合度最高的产品的强烈愿望,就定义了我们所说的“驱动型创业者性格”。

乔布斯引领下的苹果不是一家“其乐融融”类型的公司。相反,创始人兼CEO才华超群,有时难免反复无常,在他引人注目的管控下,苹果公司自傲、反叛、神秘。在苹果公司,精简的设计美学、强大的功能技术以及新颖的商业模式融为一体,并不断反映出驱动者的塑造能力——他们即使在面对还不熟悉的领域时,也具备强大的塑造能力。

脸书的探索者

在把脸书(Facebook)打造成今天全球现象级社交平台的过程中,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展示出他创业者性格中根本的好奇心、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对一个有趣挑战的执着:“我该怎么吸引朋友和想要约会的对象,与其互动,记录其形象并与其保持联络?”根据扎克伯格朋友的描述,他符合探索型创业者的个性。

虽然脸书的总部就在苹果的邻街,但当你走过脸书总部的大厅、与那里的员工交谈之后,你便会发现这两家公司不属于一个世界。脸书提倡灵活解决问题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业务项目。如脸书的首席人力资源官所言:“我们的目的是围绕着员工性格塑造角色,不是预设角色而塑造员工。这样,我们就能为员工提供一个最大限度发挥长处的工作场所。”由此可见,这并不是乔布斯会统领的团队。

谷歌的改革者

谷歌最初的公司使命可能是世界上最具野心的一个——“整合世界上的信息,让所有人都能获取它们并充分利用”。(当然,谷歌的另一信条也毫不逊色——“不要作恶”)这是1998年由发起搜索革命的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及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率先提出的。自此,谷歌重新定义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新设计了工作场合的定义,重新明确了它的商业模式,例如把极其成功的广告业务与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登月”式创新计划分离。谷歌及母公司Alphabet践行开放包容、志向宏大的企业文化,反映了相对创新且宽松的管理风格,这也符合改革型的创业者性格。其实,谷歌的两大主要业务都是搜索引擎,一是现实信息的搜索,二是未来可能性的探索。无论是哪一种,都反映了公司改革者灵活变通、享受试验的工作风格。这些改革者有胆魄,亦有卓识。

惠普的引领者

我们要了解的最后一家公司在硅谷文化的起源地,距离比尔·休利特(BillHewlett)与戴夫·帕卡德(DavePackard)以568美元创办惠普公司的单车位车库不远。两位创始人对他们的技术以及想打造的公司都有宏远的见解。两人出色的技术才能和管理智慧结合在一起,给惠普在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休利特与帕卡德都是专注于打造出色产品及团队文化的引领型创业者。

他们的引领型性格也就是常被提到的“惠普模式”(theHPway)。它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指导公司做出艰难的商业决定,代表公司在员工及用户心中的形象。尽管近几年惠普失去了它的优势地位,但它的发展历史仍然值得骄傲,或许未来某天它会重获成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