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4项改革创新成果在陕西省复制推广
近日,陕西省政府下发《关于复制推广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改革创新成果的通知》,决定将自贸试验区形成的新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以下简称“西安高新功能区”)4项改革创新成果入选。
据悉,第三批30项改革创新成果包括1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和16项在省内指定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其中,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包括政府职能转变领域8项,贸易便利化领域4项,金融服务领域1项,人文交流领域1项;在省内指定区域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4项、自贸试验区9项、协同创新区3项。
本批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中,西安高新功能区推出的政务服务跨区通办、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土地信息公示制度、海关出境危险货物包装监管新模式等4项改革创新成果成功入选。
西安高新功能区牵头建立的跨区通办机制,实现了政务事项全市绝大部分标准统一、材料统一、时限统一、流程统一、数据共享与结果互认,解决了长期以来行政壁垒造成的政府服务效能滞后和数据难以实质性共享的难点。目前,西安高新功能区跨区通办已覆盖长安区、鄠邑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通办事项达300余项,受理各项业务2000余件,精简涉企办事材料105份,取消纸质证明材料70余种,实现了上百万条数据实现数据归集,深受市场主体和群众好评。
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同时建有线上线下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实现了中介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共通,通过引入专业中介服务机构,解决了工程建设审批涉及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不规范等问题,将政府投资建筑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5个工作日办结。揭牌至今,高新功能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已有44家机构线下入驻,196家机构线上入驻,累计提供117次中介服务。
土地信息公示制度通过编制《西安高新区读地手册》,分层递进展示出各地块的区位优势、区块优势、地块优势,极大方便投资者了解高新区各个地块的信息,助其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出投资决策,是投资贸易便利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创新成果。《西安高新区读地手册》目前已发行上千本,线上阅读数量已过万次,共推出2370亩43个地块,通过手册了解到地块信息并向土储中心咨询的企业超过百余家。
西安高新功能区创新推出的海关出境危险货物包装监管新模式,对信用等级较好、年申请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批次较多的企业,采用“电子影像查检+现场验证”的监管方式,为企业省去申报、查验、拟证、打印纸质证书、领证等多个环节,将每票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出证时间从120小时压缩至30小时,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益,降低了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外贸便利化水平。
作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支撑,自2017年挂牌以来,西安高新功能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改革试点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创新,累计形成300项创新案例,1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典型创新案例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