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国际人才供需对接会,外籍人才眼中的中国风景独好
“中国很开放,海纳世界各地的创新人才,而且对科技创新的项目很支持,作为国外的科技创业者,我认为中国的商机无限。”3月30日,在南京的2021国际人才供需对接交流会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点揭牌仪式中,巴基斯坦创业者科博,带着2个职位,寻找志同道合的国际高端人才。
当天,9家企业带着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开发、软件工程师、智能网联及数字体验软件工程师等百余个招聘计划,到现场招才引智。
对接交流会所在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这里世界500强及知名上市公司云集,高校留学生众多。

江苏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局局长杨小平在活动中发言,金凤摄
2015年,科博到东南大学攻读硕士,2年后继续在这里攻读电子科学与工程博士,并于读博期间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我在南京生活了很久,很喜欢这边的环境,而且南京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在这里能收获很多上下游产业资源。”2020年12月,科博与其他4位中外朋友,共同创立一家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以及跨国技术转移。
此次对接交流会,他希望在空气动力学及材料设计领域再分别招聘一位小伙伴,拓展公司业务。“中国希望科技发展自立自强,几年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这给了我们科技创业者很大的机会,我看好在中国的发展。”
江苏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局局长杨小平表示,“江宁开发区内的国际总部企业云集,高校留学生资源丰富,举办这场国际人才供需对接交流会,希望将这一双重优势转换为引智效能。”
引智效能正在逐渐显现,对接会现场,即将踏入职场的留学生们跃跃欲试。科技日报记者发现,前来对接求职意向的毕业生,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埃及、巴基斯坦、赞比亚、加纳等国,他们就读于波士顿大学、诺丁汉大学、慕尼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所学专业涉及可再生能源和环境电子材料、土木工程、基因工程、材料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
来自东南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的三年级研究生永强,是巴基斯坦人,他已经在中国学习了4年即将毕业。最近,他正试图在中国求职。“疫情在全球蔓延,现在的中国是最安全的地方。”他说,他也会尝试继续读博,希望今后能在中国做教授。
“中国的科技发达、社会进步,更有机会找到与我的专业研究领域对口的工作,而且中国对留学生很欢迎,我希望在中国找到自己的未来。”永强说。
无独有偶,河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大三学生丹博,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未来,他希望在南京求职,或者攻读硕士,“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是好邻居,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发展,促进了两国贸易,我的父母也在做贸易,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帮到他们。”
江宁开发区是江苏省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绿色智能汽车产业是目前江宁开发区精心打造的地标产业之一。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经理田远介绍,今年公司的招聘计划中,有10%面向高端国际人才,当然也包括名校留学生。“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汽车氢燃料领域人才稀缺,而欧美日韩的氢燃料产业发达,人才集聚,我们希望今天能招聘一些算法工程师、自动驾驶工程师、仿真设计工程师。”
一边是留学生的求职需求,一边是企业的科技创新理想,一边是开发区的产业升级蓝图,“今天是首场对接会,今后还有系列活动,我们希望为南京的创新发展集聚国际人才,为企业和外国人才在南京的创新、创业、就业提供机会,搭建服务平台。”南京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陈丽君说。”南京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陈丽君说。
(科技日报南京3月30日电)
上一篇: 天然、抗菌效果好的防腐保鲜技术亟待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