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加盟 uncategorized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加盟 >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汽车强国之计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汽车强国之计

  中国的汽车产业,正站在变局路口。

  世界经济原本的协作模式,持续遭受内外因的双重冲击,开放预期与保护主义交织前行,让工业生产面临新的挑战;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诸多“新势力”加入汽车行业,传统的竞争格局瞬间被打破……

  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中国汽车的机遇在何处、标杆在何方、该如何驶入新赛道、打开新局面,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课题。围绕相关问题,新华社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发起“汽车强国问计”系列调研活动,组织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深入主管部门、协会、企业走访调研,共同探讨汽车强国之计。

  在调研之初,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编陈荣坦言,“应该多关注一些有历史积淀、有技术沉淀而且是踏实肯干,而且有国际竞争力的这样一些真正的实体产业企业”。

  在他看来,如今的造车市场风云变幻,“不管是互联网也好,地产也好,都希望做汽车,但做汽车是很辛苦的事情”。

  新能源车辆的研发、无人驾驶的体验,让调研者印象深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有“扛旗者”。

  碳中和、碳达峰,是在调研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热词。尽管我国的目标已经确立,但目前中国车企尚未提出相关的技术路线图。专家希望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能成为行业的先行者,并率先进行包括氢能在内的能源多元化转型。

  而在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上,尽管民用小车频频成为市场热点,但公交先行的方针不会变,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将为城市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中国车企能否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领跑世界,在当下相当关键。

  宇通客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林明透露,从2009年起,宇通就布局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整车的研发,取得了首个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资质认证和公告,建成了河南省首个加氢站,并且建成了首个行业内电池与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在2025年,开发出成本低、品质好、续时里航长的氢能源汽车。

  “那些在多年前‘适度超前’的布局,正在当下展现出中国品牌在世界客车市场的竞争力。”宇通集团新能源院长李高鹏说。

  当下的汽车产业,正面临整个行业的颠覆与重塑。原本“生产车辆-交付车辆”的简单模式被打破,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让更多企业投身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这就意味着整个世界范围内,会有更多的“新势力”、“挑战者”出现,但要真正具备长期效应,传统车企依然具备深厚底蕴。

  在许海东看来,“高端化”与“智能网联”是中国车企塑造世界影响力的两个抓手。他认为,中国汽车品牌要真正得到国际认可,不能仅依赖原有的产品模式,一方面要塑造产品的高端影响力,形成品质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纯电、新能源形成智能领域的突破。

  国家汽车质量中心主任刘昌仁指出,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汽车产销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中国头部企业要做好战略定位,代表中国车企率先破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中国车企不仅是好产品的输出,好技术的输出,同时也要实现企业文化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