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 cf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孵化 > 杭州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杭州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9时26分35秒,企业点击“提交”;9时26分37秒,500元补贴汇入了员工账户。

  这张“秒兑现”的截图,是浙江杭州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申请企业员工租房补贴的时间记录。

  企业员工租房补贴,是杭州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的一项惠企政策。企业和群众看得见的,是政策红包“秒速”直达;看不见的,则是在后台发挥作用的杭州城市大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创新运用。

  依托城市大脑,企业在线申请这项补贴,只需填基本信息,不用交证明材料,由大数据库自动比对、审核,实现“即报即核秒到账”。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企业至少得提交7项证明,政府部门环环审核、资金层层拨付,前后约需10个工作日。

  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最近两个多月来,杭州城市大脑建设持续攻坚。“城市大脑是这些年来我们一以贯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治理城市的实践成果。”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杭州将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奋力打造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

  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城”再到“数字治疫”

  2016年,杭州市率先谋划建设城市大脑,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治理城市。

  城市大脑的诞生,源自城市治理中的堵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跟交通监控摄像头的距离。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但从没通过数据被连接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脑总架构师王坚举例说,数据不通则交通不畅,既加大城市运营成本,也影响群众生活品质。

  正是从“数字治堵”入手,杭州先行试点城市大脑,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推出的“延误指数”,通过车辆全样本分析、数据全流程监管,让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算法越来越“聪明”。最近3年,杭州净增约120万人口、40万辆汽车,总路面通行面积则因地铁施工等因素减少了20%,而道路平均通行速度反倒提升了15%。

  城市治理最需要解决什么、群众最盼什么,就谋划、推出什么。“治堵”显身手之后,城市大脑继续向“数字治城”延伸,其创新成果相继应用于城市街区治理、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

  位于杭州云栖小镇的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是这个“数字大脑”的中枢。王坚指着现场几块大型显示屏说:“它们不只是‘屏’,还是‘数字驾驶舱’。”有了城市大脑,数据资源就能辅助城市治理部门操作“驾驶端”,将资源配置得更高效。

  比如,商业数据与政府部门数据多维融合,可以让游客“20秒进入公园、30秒入住酒店”,已分别覆盖163个景点和文化场馆、414家酒店。杭州已有60.3万个停车位实现“先离场后付费”,免去排队交费;全市254家医疗机构接入“舒心就医”应用场景,累计服务3200多万人次,履约金额超过15亿元。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大脑迅速转战“数字治疫”,首创的三色健康码、企业复工复产数字平台、政商“亲清在线”平台等,都以数字化赋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杭州各大医院的发烧门诊人数,如今都能在城市大脑平台即时、准确显示,这些数据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通过城市大脑,也能清晰看到杭州全城用电量的变化曲线,在疫情之后如何逐渐从负数转为正数。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前后才3天,我们公司一对夫妻、一个年轻小伙子就租到了房,面积、朝向都不错。”在杭州市江干区,滨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助理余金柱很满意,通过城市大脑“亲清在线”平台,为外地员工找到了既廉价又宽敞的出租房。

  租房的满意度、匹配度高,是因为“聪明”的城市大脑事先做足了功课:在哪里规划建设蓝领公寓、匹配何种类型企业员工的租房需求,城市大脑已进行数据配比,分属5个市级部门的数据都拿出来共享了。

  目前,江干区600多套蓝领公寓房源上线,90多家企业已提交租房诉求。区发改经信局副局长卢慧俏说,依托城市大脑,租房已从“跑多次”变为“跑零次”,原先要找多个部门,如今全程在线办理,“审核制”变为“承诺制”,现在可以当天预订房源、当天入住。

  信息化时代,面对大城市这个“巨系统”,城市治理的难度系数前所未有。像杭州,实际管理人口1600多万,有市场主体133.9万个、高层建筑1.4万幢……依靠传统手段,难以确保城市高效精准施策、安全有序运行。

  为此,杭州凝聚了这样的共识:加快建设与大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期盼相符合的智慧城市,破解治理模式与城市系统不相适应的矛盾。

  为让惠企利民政策落地更快速、更精准,杭州市3月初成立工作专班,依托城市大脑,创新“直通车式”惠企服务。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发展处负责人说,“目前已为全市61万名员工发放3亿多元租房补贴,这在过去可能花一年都不容易做到。”

  为让社会治理更高效、更精细,杭州还探索“大数据+网格化”,既要让数据“多”起来、“准”起来,又要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

  在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79岁独居老人孙新宝已感受到“智慧化”关爱。6月10日,一条信息提示,老人家里用电数据异常,网格员李娟立刻上门查看,发现大门紧锁。电话联系后了解到,原来老人和女儿外出度假了。

  湖滨街道10736套房屋的信息都已纳入统一地址数据库,减轻了网格员日常上门排查的工作量。通过大数据分析,重点关注689位独居老人的日常状况,一旦有突发变化,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就会指示网格员上门。2593套出租房的用电数据也已统一建模,以利动态掌握信息,及时上门排摸。

  继续探索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城市大脑迄今已接入杭州全市96个部门、317个信息化系统项目,每天平均协同数据1.2亿多条。截至6月12日,城市大脑“亲清在线”平台共上线惠企政策108项,累计兑付金额16亿多元,惠及16万家企业66万名员工。

  城市大脑发挥作用,使杭州成为率先实施“就医最多付一次”、率先实现“急救车不必闯红灯”、率先出现“无杆停车场”的试验田。下一步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提速?

  “怎么方便企业、方便群众就怎么来。”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马骏说,城市大脑继续探索创新,仍将围绕这一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从“单兵突进、试点先行”转向“纵深推进、全面提升”。

  今年6月,功能不断优化的杭州城市大脑发布“双月攻坚”成果,持续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

  前不久,乾元(杭州)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负责人晚间在网上提交了企业营业执照申请,几分钟后,电子营业执照在线生成。在滨江区,已有12家企业通过这种“无人智慧审批”方式拿到了营业执照。对接城市大脑应用场景,智慧审批全天候在线,非工作时间也能快速完成审批。

  依托“亲清在线”平台,杭州将重点推进工业项目在线许可,从企业需求出发,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小时制”办理。今后,杭州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有望从原来所需的10个工作日,压减到9个半小时。同时,加大数据协同,让审批材料减量化,企业填报数据有望减少80%。预计6月底前,这项智能审批的新功能将上线试运行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