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协防确保汛期铁路安全
每年8月,都是东北地区防洪的关键时期。连日来,东北地区普遍遭受雷雨大风天气,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降雨、雷电预警。为确保汛期安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着力提升科技防洪水平,采取远程监控、强化预警、密切监测等措施,用科技手段构建起科技防洪新格局。
铁路运输有着地域跨度大、设备复杂多样、作业空间分散等诸多管理难点,沈阳局集团公司依托智能化、自动化、大数据等手段,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检查一处不漏。
“在山高坡陡、隧道出入口等人工巡查困难地段,通过使用无人机和奥维互动卫星地图进行空中巡查和对比分析,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监控中心主任张罡介绍,天上放飞无人机,操作人员只需用平板电脑就能完成检测任务,防洪隐患排查更加精准、高效。
为进一步拓展防洪排查的深度和广度,沈阳局集团公司在传统巡检方式的基础上,组织了17个工务站段利用新技术对管内视频监控盲区地段进行调查,对可能存在防洪风险隐患的监控盲区地段加强视频监看,设立1300多处监控单元、353处高铁风速监测点、725处雨量监测点、152处高铁异物侵限监控点,形成了一道处处有监控、处处有防范的立体交叉式安全防护网。
同时,他们充分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科学手段,加强“两图一系统”监测,观云追雨,实时跟踪雨情,分析预判防洪关键区段和关键点的降雨趋势, 及时发布管内雨情、水情天气预警,做好雨前布控、雨中巡守和雨后排查工作,及时消除水害隐患。
为实时掌握隧道,特别是高铁隧道水位变化情况,超前研判水害风险,沈阳局集团公司还研发了“隧道水位远程监测报警系统”,实现了隧道“实时水位监测”“水位上限报警”“当日水位突增报警”“邻日水位均值对比报警”及“曲线分析”五大主要功能,为隧道各类水害的早预知、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
上一篇: 研究生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